第七十八章 路遇_修仙从飞刀绝技开始
快看小说网 > 修仙从飞刀绝技开始 > 第七十八章 路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八章 路遇

  一重山,两重山。山远天高烟水寒。

  林白与裴宁都是谨慎的性子,又是初临此地,是以也不敢驾驭紫竹舟,只在山地步行。

  按宋张二人所说,有些门派规矩多,不允许从门派上空飞度,甚至门派四周多少里之内也禁绝飞舟。

  当然,主要是针对低阶修士和外人的。

  林白手拿一卷破旧舆图,上有东海域三字。

  这舆图是贞姐送的,绘有山川地理,也标注了元婴和金丹宗门所在。但金丹之下的门派和家族,却提都未提。

  过于简约,失之细微。

 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。贞姐也说了,标注小门派和小家族毫无意义,因为他们难以存续,稍经风浪就泯然于世,或被别家吞并。

  东海域地方极广大,不仅囊括云霞宗和九阴山双岛,连林白与裴宁所在的桥山也在其中。

  桥山既是山名,也是地名,连绵数千里。

  传闻古时桥山灵气稀薄,后有一大能陨落于此,得其血肉滋养,自此灵气充盈之地星罗棋布,修士云集,人口也繁盛起来。

  据贞姐所说,此地是良善之地,虽门派众多,但有桥山派压着,是以秩序井然,少有争斗。

  这也是贞姐把林白和裴宁丢在这里的缘故。两人修为太低,需得寻一安宁之地,静静提升修为,之后才能说其它。

  而且桥山处在海边,东北隔海相望有九阴山,东南隔海有云霞宗,三派往来交流,多在桥山地界,是故商业繁茂。

  林白和裴宁对这里也很满意。一来是安全,二来便是能时时探听云霞宗的消息。

  此外需考虑的就是,财侣法地。

  财自然是没有多少,两人身上灵石所剩不多,下品灵石堪堪过百,中品灵石只三枚,还都是从宋清身上扒来的。

  至于丹药,大多是回气补血之用,以及同心蚁的食粮。最值钱的是从宋清储物戒中摸到的化元丹,只五丸,筑基期才能用。听宋张二人说,此物乃是云霞宗特产,价格昂贵。

  还有自宋清处得的符箓,有净身符,可清洁自身和衣物;还有驱风符,乃是轻身远行之用;另有引水符,是配合宋清本命所用的。此外还有少量的生生符,重土符,都是临战所用。

  最后便是紫竹舟和同心蚁,价值都不菲。

  至于法器,两人都没有,剑还是凡俗打的铁剑。

  再之后便是侣,乃是同道之意,互相交流互相启发。

  两人初来此地,并无同道。

  接着便是法,二人修的都是如意静心诀,算是烂大街的功法,散修和资质差的修士都靠这个入门。

  林白和裴宁暂时不用操心功法问题,如意静心诀能修到筑基。

  最后便是地,这是修行之所。需得安宁,安全,灵气浓郁。

  林白与裴宁漂泊过海,历经生死,意见出奇的一致:老老实实绝不惹祸,多听多看少说话,以提升境界为主。

  当然,林白想的还要多一点。他还想借助石盘之能,多学点东西。

  像炼丹,制符,炼器之类的,反正技多不压身。

  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,日后的选择也更多。

  是故林白和裴宁商量,先去修士聚集之地看看,见见世面。

  新来此地,当然是先问其俗,免得惹祸而不自知。虽说听宋张二人说过不少,但还得亲眼瞧瞧才是。

  “咱们需得问问,此地有无什么护身符之类的。”林白对裴宁道。

  “护身符?那是什么?”裴宁好奇的问。

  “就是哪些人和善,哪些人凶恶,哪些人得罪不得。”林白解释道。

  “呵,不就是护官符么?”裴宁笑的开心,“谁有你的护官符大?”

  自打贞姐走后,裴宁也没跟林白闹什么别扭,俩人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彼此,但她时不时的就会阴阳怪气一下。

  林白刚开始还解释几句,后来见她不信,也就假装听不出她话里的阴阳怪气了。

  其实林白心里气的很,他和裴宁互相知根知底,屡屡同生共死,情谊极深。两人之间简直是水到渠成,也就差个契机,就能睡一块儿了!

  但却被堂堂金丹挑拨!若是别的事,那也罢了,裴宁自然更信林白。可这裤裆里的事,裴宁却对林白一百個不信。

  就差剖心明志,脱裤自证了!

  两人在山林里行了几日,未见什么凶禽恶兽,倒是途径了不少凡俗乡村。

  百岁老人极多,他们对修行之人也不陌生,路上遇到了还会躬身行礼,不卑不亢。

  林白与裴宁与他们交流过,这些村落大多是有跟脚的,或是属于某宗族,或是某门派。

  大都是修士的凡俗后代在管着。

  两人行了三五日,时时能见头顶有修士飞过,但俩人怂的很,不敢打招呼,也不敢一直盯着看。

  又行了三日,还未下山,便见山下有一凡俗乡镇。再之后有一山,有烟气缭绕之气,仙鹤飞鸟畅游其中,颇见仙家气象。

  翻出舆图找了找,根本没标注此地是何门派。

  不过林白和裴宁见山下城镇繁荣,人人安居乐业,便可知那门派应行事不差。

  至少,只要两人不惹事,便无甚大碍。

  下了山,便见这乡镇前有一集市,过往凡俗瞧一眼林裴二人手上的储物戒,便知二人是入了修行的。有人行礼,也有人只微微笑,并无谄媚之态。

  林白眼见烟火浓重,便想吃点东西。

  练气期还不能辟谷,但日日纳气,饭量却少了许多。

  见前面一摊位,有小贩支着油锅,在炸甜饼。

  林白不由得想起秀秀爱吃甜,便上前问价。

  那摊贩并不怕生,报了价钱后,就自吹自擂起来。

  原来他卖这东西名叫糖圆,乃是桥山凡俗的名吃。

  做法也不难,采摘山上的甜甜花,切碎了榨汁,混在面粉中,柔软了搓成圆圈状,中间留小孔,下锅油炸便可。

  味道甜美酥脆,老少皆宜。因糖圆似饼,中间有孔,所以也叫糖圈儿。

  又因做此物需用甜甜花,是故又名甜甜圈。

  那摊贩极善谈,还说曾经有金丹老祖微服私访,便最喜此物。又说有元婴老祖逃难至此,饥饿难耐,一口气吃了上百个。

  林白与裴宁自然不信,却也不开口辩驳,只是笑笑。

  正等油锅里糖圆出锅,便见远处飞速奔来一汉子,停在摊位前,朝林白与裴宁略一点头,便开口,“这就是桥山的名吃糖圆吧?终于来到桥山了!快拿五个来尝尝!饿死道爷了!”

  这人三十来岁年纪,练气初期,面有疲惫沧桑之色,显然是一路辛劳。

  林白是个脸皮厚的,又一向自来熟,便与他攀谈。

  这汉子也能说的很,自称姓王,说是从老家千里迢迢而来。

  至于家在哪里,他却不明说。

  只说以前在老家做点小生意,运气不好折了本,道侣也跟人跑了,是故来桥山赚些机缘。

  林白见他健谈,便冒昧问他作何营生,这汉子却语焉不详,只推说运气太差。

  人家不愿多说,林白自然听得懂,便又问他对桥山知晓多少。

  这姓王的汉子一听这个就来劲儿了,他对桥山赞不绝口,张口灵石遍地,闭口机缘不断,反正哪儿哪儿都好,就没不好的地方。

  扯了一会儿,糖圆炸好了。那摊贩用纸包了,先递给林白的份儿,又递给那姓王的汉子。

  凡俗间不用灵石买卖,还是用的金银。

  会了账,林白与裴宁往前走,那汉子跟了上来。

  林白也没当回事,先让裴宁吃,她却只摇摇头。林白便啃了口糖圆,甜的发腻。

  那姓王的汉子喜滋滋,凑到林白身边,低声说道:“这桥山的凡俗都这么大方,我只要五个,他却给我六个!桥山真是好地方!我要是早来,那早发了!”他一副赚大了的表情。

  林白一时不知如何开口,因为那摊上就写着,买五赠一。

  那王姓汉子也不看林白,大口咬了嘴糖圆,嚼了一口就抑制不住心中喜悦,“甜甜圈真好吃!哈哈哈哈哈!嗝~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kxs9.cc。快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kx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