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3章 金殿问罪_奋斗在洪武末年
快看小说网 > 奋斗在洪武末年 > 第623章 金殿问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23章 金殿问罪

  朱棣发现自己染上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,那就是愿意折腾百官。而且还不是他爹那种,朱元璋是看谁不顺眼,一刀杀了完事,可是到了朱棣这里,他更愿意逼着百官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。

  比如吴中闹腾,他就给发配海外,去哈烈国探险。解缙摆才子的谱儿,他就给赶到安南,让他从安南人身上榨油,就不信了,到了安南,你还能装蒜?

  这还只是个人,等到奉天殿测试百官,再到考察大理寺,朱棣发现自己这条路上是一骑绝尘,一去不复返了。

  没有办法,折腾百官,是真的会上瘾的!

  “柳淳,你说要是把所有的科举官员都给废了如何?干脆就提拔吏员,让他们担任高官……”朱棣想了想,就自己否定了,“还是不行,这招父皇好像用过,他提拔过粮长,也提拔过监生,好像效果都不怎么好。”

  朱棣若有所思,“你跟父皇比我熟,知道原因不?”

  柳淳能不清楚吗?

  “陛下,先帝总揽朝局,事无巨细,全都是一人负责。故此百官只要听话清廉就行。陛下雄心万丈,以政务责寄臣工。陛下不止需要百官效命,也需要百官聪明能干,可人一旦太聪明了,就不好摆布,所以不论哪一朝,吏治都是最难的一件事。”

  对于柳淳的话,朱棣表示同意的不能更同意了,你小子就是聪明过分了,岂不是不好摆布,简直处处给朕挖坑,稍微不注意,就被你坑了。

  只不过为了治理这个国家,朱棣还真离不开柳淳。

  明明很讨厌他,却还要尊重他的意见,处处和他商量,朕也太难了……

  柳淳不管朱棣怎么想,继续自顾自道:“科举作为一种选拔方式,其实能在科举独占鳌头的人物,还多是天才,至少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,稍微打磨,就能够担当重任。比如陛下挑选的阁员,不都是如此吗?”

  朱棣微微点头,却又不客气道:“除了解缙那个混账,其他六个还算不错!不过也就是这么寥寥数人了,其余的进士之中,庸才非常多,朕很想把他们都给罢免了!”

  朱棣杀气腾腾,可别以为他在开玩笑,这位是真的干得出来,柳淳觉得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制止朱棣发飙暴走。

  “陛下,有些天才,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天才。可大多数人,却需要一点点培养,他们才能胜任职责。科举只考一篇文章,很多人连史书都没有读通,连基本的算学都不会,却可以成为知县,知府,牧守一方,结果他们多数都要靠着师爷指点,才能安坐大堂,真不知道是他们当官,还是师爷当官!”

  朱棣哼道:“朕就是恼怒这一点,师爷其实也就和那些衙门的书吏相仿,朕直接用他们,岂不是比进士官更好?”

  柳淳笑着摇头,“陛下,这是科举的弊端,但是衙门的小吏,他们长期在一个衙门做事,视野狭窄,过分关心细节,很容易忽视大局,这些人只能当做循吏,却不能辅佐陛下建立万世不拔的功业。”

  朱棣冷冷道:“左也不是,右也不是,你到底让朕如何做?”

  柳淳道:“陛下,百年树人,十年树木。想要培养出合适的人才,不是一朝一夕的。从改革科举开始,再改革教育,这样一来,就有了很好的基础。接下来的进士官知识丰富,能力增强,他们就能承担起职责。同时呢,从下面提拔一些吏员上来,让他们去冲击现在的格局,如果其中真的不乏人才,不如就破格录用。两条腿走路,才是正办,不能求治心切,乱了方寸。”

  朱棣没有说话,但是鼻子里发出了粗重的闷哼,陛下很不开心,纵然你姓柳的说得对,可你也别想教训朕!

  朕要做的事情那么多,没工夫跟你慢慢来,朕要看的是结果!

  柳淳太知道老朱家人了,都是猫一阵狗一阵的,跟他们打交道太难了。

  “陛下,人才不光要培养,还要区分。就拿吏部、兵部、户部、工部,当然也包括内阁,负责的都是大事,而且涉及到朝廷和地方,涉及方方面面的协调,必须是德才兼备,有全局视野,又要有过人的业务能力。相比之下,刑部和礼部,做事情就没有那么多的牵连。刑部只要按照律法做事就可以,而礼部呢,各种庆典事宜,也都有前例可循。臣以为像这样的衙门,大可以提拔一些老吏,让他们去做,没准会比那些进士官干得更好,趁机也好敲打群臣,让他们知道厉害!”

  朱棣沉吟,柳淳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,其实还可以仔细区分,比如兵部和工部,专业性更强,最好要有行伍经验,要知道大工程的运作。

  至于吏部和户部,在废除宰相之后,这两部就相当于天子的两个臂膀,一个管人,一个管钱。他们跟内阁,算是朝廷运作的核心,也是最需要用心的地方。

  朱棣跟柳淳的一番谈论,算是给整个人才培养选用,划出了大致的方向。不过回到了眼下,大理寺负责审核案件,他们的律法素质,甚至要高过刑部才行,不然如何推翻刑部的定案?

  提拔大理寺的吏员,正好恰如其分,歪打正着!

  朱棣这才弄明白,怪不得自己下旨,柳淳可高兴了,而且还主动帮助点拨孙桓,原来朕正在替这小子做事啊!

  朱棣的好心情瞬间消失了,瞧瞧,又被柳淳给带到了坑了,难道堂堂天子,就爬不出来了吗?

  “启奏陛下,署理大理寺卿孙桓求见!”

  朱棣点头,“让他过来吧,朕就在这里见他。”

  说话之间,朱棣走到了一片茶树面前,停下了脚步。

  徐妙云毕竟是名门闺秀,看不得遍地的菜园稻田,她把好些地方都给铲了,重新种上了花草。

  不过这几垄茶树倒是长得很不错,总算躲过了徐妙云的毒手。

  柳淳十分熟悉,当年他可是朱元璋亲口加封的锄草官,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,面对着这些茶树,柳淳只想说一句,给大明朝锄草还真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啊!

  正在思索之时,孙桓急匆匆赶来。

  “启奏陛下,臣清查积案,发现有许多案子,与朝臣牵连,故此臣不敢不报。”

  朱棣已经得到了消息,因此十分平静。

  “你说吧,都有谁?”

  “陛下,臣发现吏部右侍郎李至刚,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福,还有工部侍郎郭资等人,都有案在身,需要重新彻查。另外还有十几名臣子,也有不同程度的贪贿行为,请陛下过目!”

  说着,孙桓将一份名单,递给了朱棣。

  朱棣接在手里,扫了一眼,就扔给了柳淳。

  “让锦衣卫按照名单抓人,一个不要放过!”

  柳淳接到手里,也没说什么,就下去安排了。

  这也就是柳淳地位足够,不然就算是纪纲也没这个胆子。

  一下子拿下三位三品高官,而且还牵连十几名大臣,你孙桓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。要知道在几天之前,这帮人随便提出一个来,都能把你给碾死,如今你一口气得罪了这么多,真的不怕小命不保吗?

  “李至刚曾经是大理寺卿,其余这些人,也有几位是大理寺出来的,你若是想公报私仇,可要先想清楚了。”

  柳淳沉着脸道,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,还多亏了那一泡尿,不然柳淳才不会管孙桓的死活呢!

  孙桓突然咧嘴笑了,“大人,许多事情都是欺上不瞒下,下官有足够的证据能办这些人。至于是不是挟怨报复,下官就只能请陛下明断了。”

  柳淳哑然一笑,朱棣会不会明断,他还真说不好,不过既然有证据在,那就不用担心了,而且柳淳也发现一个问题,这些名单之中的臣子,不少都是建文朝的旧人。

  朱棣进京之后,处置了黄子澄、暴昭、陈迪等几十人,算是把建文集团的核心都给干掉了。

  但是谁也不会把所有建文朝的臣子都给杀了,像蹇义、郑赐等人,朱棣都提拔重用,就连内阁的成员,也是建文朝留下来的,朱棣一样看重,这就是一个天子的心胸。

  可是在这两伙臣子中间,还存在一群人,他们才不堪用,却也没有明确证据,表明他们跟着朱允炆,参与了篡位,削藩,推翻祖制的事情,朱棣对这些人,一般是降级,或者暂时留任原来的位置。

  到了今天,孙桓突然告诉朱棣,建文旧臣当中,还藏着不少贪官污吏,朱棣岂能放过。

  天子升坐奉天殿,这一大堆臣子被陆续押到,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李至刚!

  朱棣翻看着他的卷宗,缓缓道:“这上面说你曾经贪墨过一笔军需,十八万两,你有什么话说?”

  李至刚竟然没有否认,而是坦然点头。

  “陛下,确有此事!”

  朱棣的脸瞬间黑了,“你莫非不知道贪墨之罪吗?”

  李至刚竟然磕头作响,“启奏陛下,臣昔年贪墨,也是为了天子靖难成功啊!臣自陛下登基以来,兢兢业业,不敢有半点贪贿行为,请陛下明察啊!”

  一上来就遇到了这么个货儿,柳淳斜了眼孙桓,见他额角冒汗,心中暗笑,光有证据,还是不够的,要想让这帮东西老实伏法,可不是简单的事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kxs9.cc。快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kx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